目前国内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放苗密度也不断增加, 养殖环境恶化, 病害提前到放苗15天就开始出现。按照小虾期分期重点管理, 可划分为15天内、15~30天、30~45天等管理模式, 每个时间段所针对的重点内容有一定的不同。
1. 放苗15天内提升幼虾成活率及免疫能力 (定期添加水体营养) : 苗期成活率的好坏, 不但取决于苗基因的好坏, 更重要的是人为管理因素。一般经消毒后的水体在肥水育藻前都要经过大量降解毒素, 并形成有益微生物种群优势后再进行肥水育藻。 2. 放苗15~30天的疾病预防 (定期消毒) : 15~30天内的小虾期, 除定期对藻相和水体营养管理以外, 还要加强对虾肝胰脏排毒能力、水体有机毒素、虫类 (包括微孢子虫、聚缩虫、纤毛虫) 、真菌、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预防工作, 特别在气候反常的季节尤其必要。近年的疾病发生周期的提早, 建议从放苗12天开始选用抗病毒营养液5~7天使用一次, 如配合抗应激钾乐二甲酸钾同时使用效果更佳, 有效减少因气候引发的藻发性疾病。以上操作一直用至45天左右。 3. 放苗30~45天的暴发性传染病的防控 (过渡性底质管理) : 对虾养至30天以后, 由于饲料残饵, 对虾排泄物以及死藻尸体等有机物质逐步的积累, 除按照15~30天疾病预防之外, 还要适量地针对底质的有机氮源、有害细菌等杀灭及分解转化。 3、30天以后的底质及藻类营养管理 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 池里面的有机物质残留不断积累,对水质的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影响较大。底处理是指如何控制亚硝酸盐和如何分解转化底部的有机氮源的含量, 因此应把底质有效改良或管理划分为四个步骤: (1) 除黑、除臭, 控制有害细菌; (2) 底质排毒, 增氧; (3) 底质有机氮源分解转化, 减少物理耗氧; (4) 补充水体微量元素, 平衡藻类吸收生长。 “养殖先养水, 养水先养底”, 从这句话里面可以体会到底质在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底质的有效管理, 能够帮助对虾更好地生长。
在幼苗期, 由于脱壳次数多, 以苗期藻相旺盛及水体的有效营养成分显得格外重要。首次肥水一般选用钙酶酵素肥+氨基酸育藻膏培育以硅藻为主的有益藻类, 经1~2天有水色后再用高钙生物肥+肥水糖氨或鱼虾养殖宝少量多施, 3~4天使用一次, 此法对藻相稳定性极其重要。
放苗当天, 选用活力多甲酸钙+免疫低聚糖, 每3~5天泼洒一次, 有效增强小虾活力、内外抗应激能力、抑菌能力等。开口饵料选用活性虾苗宝, 水色肥爽活嫩, 成活率均可提高15%以上。以上管理一直用至30天。
从30天开始选用排毒底增氧对底质有害细菌、硫化氢、底质发黑除臭等处理, 第二天选用底分解+氨基酸EM菌进行有机氮源分解转化, 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