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开始一个新的泌乳期,对奶牛来说维持正常的血钙浓度都是件很挑战的事。牛奶(包括初乳)中的钙含量丰富,奶牛必须迅速转变其自身的优先顺序,以应对突如其来的钙流失。二胎及以上大多数围产期奶牛的平均血钙浓度都会明显下降(Kimura et al., 2006; Martinez et al., 2012)。
围产期的血浆钙
患有产后瘫痪(n=8)和未患产后瘫痪(n=19)的新产牛
亚临床低血钙症(SCH)可定义为血钙浓度低但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是只有卧地不起的奶牛才存在低血钙问题。虽然产后瘫痪的发病率在牧场中已经下降,但是SCH的发病率仍然很高。产后瘫痪的低发病率可能掩盖了潜在的SCH问题,特别是给新产牛大量使用静脉输钙的牛群。
为了确定牛群中亚临床低血钙的患病率,可在奶牛产后检测其血钙浓度。理想情况下,应在产后第二天采集其血样,一般此时奶牛的血钙浓度达到最低点(Kimura et al., 2006; Sampson et al., 2009)。
奶牛的正常血钙浓度约为8.5-10.4 mg/dL(Goff, 1999)。最新研究表明血钙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将会对奶牛产生负面影响(Chapinal et al., 2011; Martinez et al., 2012)。现在常用血钙浓度≤8.6 mg/dL(低于此值,代谢性和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的临界值来定义SCH。科学家曾提出临界值约为8.0 mg/dL(Goff, 2008; Oetzel, 1996);然而,大量用于评价SCH影响的研究明确指出较高的临界值更符合生产实际(Chapinal et al., 2011; Chapinal et al., 2012; Martinez et al., 2012)。
即使在产前给奶牛饲喂阴离子盐,亚临床低血钙(采用最新确立的临界值)对处于二胎及以上的奶牛的影响也超过50%(Martinez et al., 2012)。我们预期未来几年SCH的发病率将增加的更多。原因如下:1)行业中对整体围产奶牛管理的改善使得奶牛使役寿命变长,以及2)基因组检测的最新发展推动了遗传学研究快速发展,相比以往产奶量正在快速增加。产奶量更高的奶牛(包括老龄奶牛)更易感SCH。
血钙对肌肉和神经功能至关重要-尤其是支持骨骼肌强度和胃肠蠕动的功能。这解释了低血钙症与干物质采食量降低及真胃变位、酮病、损伤风险增加之间的联系(Chapinal et al., 2011; Curtis et al., 1983)。
钙对免疫功能也极重要(Kimura et al., 2006; Martinez et al., 2012)。围产期皮质醇(一种应激激素)升高表明生产和哺乳期的开始已是应激事件。低血钙症使血皮质醇浓度上升得更高,给新产奶牛增加了额外的应激(Horst and Jorgensen, 1982)。低血钙症与子宫炎(Martinez et al., 2012)和大肠杆菌乳房炎(Curtis et al., 1983)的风险增加有关。
产犊时血浆皮质醇与血浆钙状态的关系
低血钙症引起的上述任何方面的问题均会触发一连串的负面事件,最终降低潜在产奶量(Chapinal et al., 2012; Guard, 1996),并会增加奶牛提早离群的风险(Seifi et al., 2011)。
产后早期低血钙症级联反应
亚临床低血钙比产后瘫痪的损失更多,因为在牛群中其影响的奶牛比例更高。低血钙症预防计划应考虑预防SCH,而非仅关注预防产后瘫痪病例。
预防低血钙症的重要性 鉴于SCH的高发病率,且与该疾病相关的损失严重,应关注对该疾病的预防。预防低血钙症有两种主要方法:日粮控制与策略性口服补钙。任何一种方法单独使用均不能充分预防低血钙症的所有负面影响;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尽可能降低低血钙症的影响。 通过日粮降低低血钙症的方法 预防低血钙症的传统方法是在干奶期限制钙的摄入量。然而为了起作用,日粮中的钙必须降至极低水平(每天钙摄入<20 g)(Goff, 2008)。该方法对舍饲奶牛操作并不实用,但在放牧条件下则可行(Goff, 2008)。 控制低血钙症时,日粮的酸碱度比钙摄入量更重要(Charbonneau et al., 2006)。日粮中钠或钾含量相对较高会增加低血钙症风险,然而日粮中氯化物或硫酸盐含量相对较高则可降低低血钙症风险(Goff, 2008)。相对于氯化物和硫酸盐,钠和钾含量相对较高会对奶牛产生碱化效应,从而降低机体对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反应性,发生低血钙症时,该激素可增加骨动员、增加肠吸收,并降低尿中的钙排泄(Goff,2008)。也有通过向日粮中补充阴离子盐或包含无机酸(盐酸)的饲料成分来添加额外的氯化物和硫酸盐的做法。 临产日粮中补充镁也能降低低血钙症风险(DeGaris and Lean, 2008)。镁对PTH分泌是必需的,其可增强组织对PTH的反应性(Goff, 2008)。 口服补钙以减少低血钙症 为使奶牛群中的低血钙症最少化,日粮控制过程中有必要额外增加口服补钙。已有实验表明,口服补钙可快速使大量钙质入血。例如,Goff和Horst(1993)报道经口给予奶牛50 g钙,入血的钙量与静脉补4 g钙提供的钙质等量。4 g钙约是静脉给药治疗产后瘫痪正常剂量的40%。 口服补钙对最大程度降低牛群低血钙症具有若干优势。首先,可以针对风险最高的奶牛。其次,不会像静脉输液补钙一样产生心脏毒性的风险。第三,口服补钙不干扰奶牛维持正常血钙浓度的正常自我平衡机制。 常用口服补钙剂 丙酸钙具有葡萄糖生成作用(即其血糖前体)。在产后最初24-36 小时给予葡萄糖前体会产生潜在问题。奶牛在此期间处于高血糖(即,血糖浓度升高)(Stokes and Goff, 2001)。高血糖可降低真胃蠕动,并且推测其可增加产后真胃变位的风险(Holtenius et al., 2000)。泌乳两天后,奶牛具有患酮病的风险,并可能同时患有低血钙症,此时口服丙酸钙可能对奶牛最有帮助。 碳酸钙常用于口服补钙。然而,研究表明碳酸钙经口给药血钙浓度不仅不会增加反而略微降低了(Goff, 1999; Goff and Horst, 1993)。因为碳酸钙能引起碱化反应,所以这一结果在不足为奇。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不可溶,因此不适合用作口服补钙剂(Goff,1999)。 口服补钙时机 产犊时的口服补钙的应包含至少2次给药—产犊时1次,次日1次。根据以上描述,预期的血钙浓度最低点出现在产后12-24 小时之间。在产犊前后仅给予1次口服补钙时,奶牛在自然最低时则难以维持正常血钙浓度。 低血钙症的管理 对于低血钙症,预防是最佳途径;然而,仍会出现一些临床病例需妥善处理。 对于新产奶牛观察结果极好的牛群,可能发现微弱低血钙症体征,如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瘤胃蠕动减少、四肢发冷、肌肉颤抖和虚弱。这些奶牛能站立但可能不稳。及时发现这些临床体征,迅速口服补充钙有助于避免奶牛损伤,这通常可防止奶牛卧地不起。此外,胃肠蠕动的恢复可增加干物质摄入量,并最终提高产奶量。 无论奶牛何时出现食欲不振或者肠道蠕动减弱,都有可能发生一过性低血钙症。目前尚不清楚低血钙症和胃肠道蠕动减少哪个先出现,但如论如何,这两个问题将使彼此更加恶化。口服补钙适用于任何泌乳早期食欲不振的奶牛。 不建议采用静脉注射钙治疗仍能站立的奶牛。对于这些动物优先选择口服补钙。静脉输液补钙可将血钙浓度迅速升至极高水平,并导致潜在危险。这会使奶牛在需要自我调节来调动钙的能力在这个关键时刻丧失作用。即使采用静脉输液补钙治疗成功的奶牛,在12-18 小时后通常会复发。在少部分病例中,静脉输液补钙给药可能导致致命的心脏并发症。 对于低血钙症引已经卧地不起的奶牛,需静脉注射补钙。卧地不起会对奶牛产生巨大的损伤,此时必须通过静脉补钙来使奶牛能够尽快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