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质量是评定鸡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蛋鸡饲养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其决定了鸡蛋的经济价值。蛋壳质量下降是蛋鸡生产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表现为产软壳蛋、薄壳蛋、颜色异常、破损率较高。
导致蛋壳质量下降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矿物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日粮酸碱平衡等营养因素及疾病因素都对蛋壳的质量有影响。本文主要介绍常量矿物元素钙和磷对蛋壳质量的影响。
钙决定蛋壳厚度和强度。
重58-62g的鸡蛋,蛋壳重7~7.63g,其中碳酸钙约占94%,所以该蛋壳含碳酸钙6.58~7.17g,碳酸钙含钙36%左右,由此可得该蛋壳含钙2.3~2.58g。这期间,食入钙转化为蛋壳钙的效率约为58%。因此,加上维持需要,蛋内容物含钙等,成年母鸡每产一枚蛋需要食入3.96~4.4g钙。
饲喂低钙日粮(含钙1.5%~2.0%)蛋壳质量下降,蛋壳厚度和强度均降低,蛋壳变薄,产软壳蛋、沙壳蛋甚至无壳蛋,且产蛋率下降。
影响饲料中钙需要量的主要因素有:
1、产蛋率
产蛋率越高,家禽对钙的需求量也越大。
2、体型和品种
重型产蛋家禽的维持需要较高,其采食量也较高,因此,饲料中钙的含量应少于轻型蛋禽。
3、生理阶段
母鸡产蛋后期,蛋重增大,为避免蛋壳过薄,应提高蛋禽产蛋后期饲料中钙的浓度。
4、能量浓度
家禽具有根据饲料的能量浓度调节自身采食量的能力,当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时,家禽的采食量会下降,进而降低钙的摄入量。因此,当日粮能量浓度提高时,应相应提高钙在饲料中的含量。
5、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升高时,家禽的采食量也有所降低,饲料中钙的浓度也应该相应地增加。
钙源粒度、溶解度、供给时间都会影响蛋壳质量。
1、钙源粒度
饲料中的钙源一般选用石粉与贝壳粉,钙源粒度过细,通过消化道时间快,钙在消化道内存留量较少,不能满足夜间蛋壳形成所需的钙,活力多甲酸钙是小分子有机钙,钙含量≥30.1%,进入机体后会分解成游离状态的钙离子,吸收率高。可满足蛋壳形成所需钙质量。
2、溶解度
据报道,产蛋后期取得最佳蛋壳质量的适宜比例为贝壳2/3、石粉1/3,其次要保持石粉粒度为1400~5600μm,来提高产蛋后期蛋壳质量。
3、供给时间
多数学者认为鸡摄入钙的时间对蛋壳品质有影响,下午4:00补钙比早上8:00补钙效果好,因为下午蛋壳沉积最多,此时补充的饲料钙经小肠吸收后,直接进入蛋壳腺形成蛋壳,而不必沉积于骨中再动员出来。
蛋壳中含磷0.11%左右,约20mg,主要决定蛋壳的弹性和韧性。
蛋黄中含磷130-140mg。虽然蛋壳中磷的含量不高,磷也并不为蛋壳形成直接所需,但却是为补充骨髓中钙所必需,对于减少蛋的破碎率有重要作用。产蛋鸡对磷的需要很敏感,高水平的磷会阻碍骨钙的重吸收作用,干扰钙从骨骼中脱出进入血液,影响蛋壳形成,比磷缺乏的后果更严重。
研究表明,产蛋鸡饲粮中的钙磷比例应适宜,若有效磷含量超过规定范围,机体对钙的吸收将受影响,蛋鸡的生长和蛋壳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只有保持适宜的钙磷比才能保证蛋壳的正常形成。选择磷源时,应控制磷酸氢钙中重金属的含量,例如,氟的含量不要超标。
鸡蛋的品质对整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起重要作用。影响蛋壳强度和硬度的饲料营养因素还有微量元素、VD3和VC、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日粮酸碱平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