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还真不是王婆卖瓜,不包被到达小肠杀害有害菌的酸制剂除了二甲酸钾还有谁???

Dr.Christian    李坤杰   (ADDCON)

通过比较二甲酸钾和苯甲酸这两种同被欧盟批准的动物饲料添加剂,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与包括苯甲酸在内的所有有机酸/盐相比,二甲酸钾的优势在于更急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和哺乳母猪的饲料采食量。仔猪和母猪的饲料采食量随着苯甲酸剂量增加(因奇怪味道)而下降,二甲酸钾由于猪的味觉偏好即使在较高添加水平下对适口性也有正面影响。

1591672764702179.jpg

2,基于甲酸的抗菌特性,甲酸是目前对抗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和一部分PH敏感性革兰氏阳性病原菌的最佳解决方案。苯甲酸也具有极佳的抗菌作用(效力稍逊于甲酸),亦能抑制霉菌和酵母菌,最适合作用饲料防腐剂(因为液体制剂的防腐效果优于固体形式)。所以二甲酸盐对动物体内作用更佳,苯甲酸更被推荐改善饲料卫生状况,苯甲酸的不足是它同样抑制有益的乳酸菌。

3,很显然,针对消化系统后段(更多有害菌栖息)的抗菌效果是最重要的。二甲酸盐缓释后70-80%的有效成分甲酸可以到达这里确保发挥作用。而更少活性成分的纯苯甲酸或甲酸盐能到达这里,二甲酸钾通过胃而不被消化直达小肠-十二指肠,研究发现这里有85%的甲酸完全回收率。苯甲酸在这里的有效成分存留率最多25%(究其原因,其活性成分在消化系统的前段即快速被吸收。除非产品本身有包被技术,但包被后有效酸含量也相应较低)。即使有包被保护的苯甲酸类产品,由于小肠脂肪保护层的破坏,大部分苯甲酸只能进入大肠,而小肠阶段因为绝大多数种类有害菌滋生才是真正需要杀菌剂的地方二甲酸盐中也会有约15%的有效成分进入大肠并发挥作用。

4,我们谈及有机酸降低胃和消化系统后段PH值作用时,科学家一致强调甲酸因为分子量最小结构最简单有效,所以学者都倾向于甲酸。二甲酸钾的特殊双甲酸结构效果更佳,其中部分甲酸作为胃的酸化剂,刺激盐、消化酶的分泌,以促进蛋白、脂肪和矿物质的消化、另一部分甲酸通过降低消化道中PH值,针对酸碱值敏感的病原菌发挥抑菌作用,为有益菌群繁殖创造更好的酸性环境。由于苯甲酸特异的酸度系数PKa值,加上分子的非解离形式,它的作用机理并不是就降低PH值,而是直接对有害菌用。日粮中添加苯甲酸用作酸化剂以改善饲料中养分消化,该机理归功于减少饲料中致病菌数量的抗菌作用,而不能导致猪胃中盐酸和消化酶的分泌。根据单胃动物营养学,动物消化系统中需要PH值的降低,这种酸度增加(酸化)只能来自于可解离的酸分子介质。因此,苯甲酸带来的改善养分消化(蛋白质和脂肪)并不能简单地和甲酸实现的促进消化相比较,更不能和二甲酸盐的双甲酸作用同日而语。如果苯甲酸对PH值的降低没有影响,则不能抑制那些PH敏感性革兰氏阳性致病菌,也无法为有益的革兰氏阳性菌比如乳酸菌创造酸性环境。

5,由于甲酸与植酸酶有协同作用,二者均被证实可提高幼龄仔猪更好的生产性能,同时添加时二甲酸钾优势明显。与此相反,苯甲酸与植酸酶无协同作用。大量试验发现,苯甲酸的使用会破坏某些矿物质例如镁mg、钙ca和磷p的状态和吸收。

6.由于苯甲酸的特殊代谢机制,可以降低尿液PH值和减少氨气排放,这也是苯甲酸相对于甲酸的优点,也被视作减少猪舍环境氨臭污染的潜在解决方案、苯甲酸通过降低尿液PH值,可以预防母猪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MMA),但我们依然要重点观测母猪粪便中致病菌数目来评价其防治MMA综合症的效果。单从母猪粪便中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引起母猪产后无乳综合症的罪魁祸首之一)减少数量来看,其实使用甲酸/二甲酸钾效果更佳。另一方面,苯甲酸通过肝脏和肾代谢转化为马尿酸(马尿酸降低尿液中PH值,减少泌尿系统中致病菌数目)的过程。对动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能量损耗(需要生成ATP酶促成转化)苯甲酸不像其它有机酸那样拥有短链结构,它具有单环结构,苯环需要最后从动物机体中排出。该环参与苯甲酸转为马尿酸的过程,消耗额外能量,因此该过程本身就是机体的额外负担。虽然这种生物转化具有降低尿液PH值的积极作用,但解毒过程耗能较大并且会导致母猪骨头重的矿物质特别是改Ca流失等副作用。

7,苯甲酸对家禽几乎没有作用效果,高剂量添加甚至会引起中毒。根据欧盟的许可,苯甲酸用于家禽中只能作为调味剂,并且仅限于极小的剂量。


分享到